发表日期:2011年10月13日  共浏览4090 次   出处:本站原创  作者:芮红亚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路

    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组织的细胞,是民主党派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1999年《纪要》提出了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建设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丰富基层组织的活动内容,采取生动多样的活动形式,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使提高成员总体素质的任务落到实处。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新的形势和参政议政任务,加强参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各民主党派当前工作的一项迫切和重要任务。

    一、参政党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政党是由一定人群和按照一定组织结构组织起来的政治组织,参政党的特点决定,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完成民主党派政治任务的基础。说它是基层组织,是因为民主党派组织建设中的领导班子建设、新成员的发展、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等,都要落实到基层组织。比如,民主党派的领导班子建设,不仅指民主党派中央和省市级地方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设,还包括党派的基层组织总支、支部委员会的班子建设;参政党基层组织还要向各级地方组织乃至中央委员会输送能够代表本党各级组织参政议政水平的人才,能够使本党党务工作进一步深化和发现各个领域成就突出、有代表性的人才(也包括向中央和省市组织推荐后备领导人选)。说它是工作基础,是因为参政党的思想政治和理论建设工作、组织工作、社会服务工作、参政议政等工作基础都在基层组织;其参政议政工作,不仅指基层组织向本单位本系统本地区中共党组和政府各部门直接建言献策,而且指通过党的各级地方组织,乃至中央的组织渠道向执政党各级组织反映社会政治信息,反映成员和本党联系群众的要求,及对时政的意见和建议。基层组织支撑和决定现代政党的整体工作和发展,如果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没有活力,整个组织的整体就没有凝聚力和号召力。

    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工作的基础,是广大成员学习、交流思想、通报信息、联络感情的基本单位,也是团结广大成员做好本职工作,发挥组织作用的基层单位。基层组织的作用是: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配合基层的中心工作,积极推动成员做好本职工作和社会服务工作。围绕本地区中心工作和国家大政方针向上级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成员中开展学习,反映成员的意见和要求,关心成员的工作和生活,丰富基层组织的活动内容,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加强基层组织的的关键是要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基层组织有活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凝聚力,成员是根,支部是本。要把基层组织建设成自我教育的学校,团结互助的集体,参政议政的桥梁,培养人才的基地。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总结近些年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变化及特点,从积极方面看是:成员增加、组织扩大、层次提高、年龄下降、功能凸显、理论升华。从消极的方面看是:成员分散、干部兼职、活动业余、经费短缺。基层组织活动主要靠热情,靠奉献精神;基层组织无经费、无场地、无时间,活动困难;党派成员老龄化现象严重,坚持高标准,越来越难。许多优秀人才在大学都加入了中共,使民主党派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当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大致有以下一些:

   (一)党员布局呈现分散性。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成员分布在各个单位,或一个单位的多个科室,由于成员业务性质的不同,工作环境有别,行政领导多头,导致基层组织过组织生活时集中困难,本职工作与民主党派工作有冲突时难以兼顾。

   (二)党员思想呈现多元化趋势。一是新时期加入民主党派的成员已成为在职成员的主体,新一代成员政治参与热情高、民主意识强、价值取向更加务实、更关切个人利益。二是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市场经济在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功利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消极因素。三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西方文化输入我国的渠道和机会增多,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更加直接和迅速。

   (三)党员结构呈现多元化。随着社会结构的分化和新社会阶层的产生,一些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加入民主党派,原先成员中的科技人员、机关干部从原工作岗位转入非公经济领域,使成员结构呈现多样化,界别分布更加广泛。

   (四)党员的知识结构单一,涉及范围不广,对本行业比较精通,但对其他行业就不太了解,对马克思主义系统理论学习不够,具有政治素质的不足性。他们缺少党内政治生活和群众路线的锻炼,缺乏党内合作共事的切身体验,缺乏对政党理论、政党制度的理性思考,有的还缺乏对我国多党合作和民主党派历史、性质、地位、作用的深入了解,缺乏驾驭全局、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有的比较清高,往往过高估计自己,如不注意加强培训和指导,就可能在一些重大政治问题上形成模糊认识。

   (五)中青年党员具有强烈的参政议政愿望。民主党派是一个中、高级知识分子群体,是关心政治、热衷于参政议政的群体,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他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六)民主党派成员流动量加大。随着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原在国有企业的成员有的分流到其他行业,有的内退,有的辞职创业,有的转行到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企业;另有一些原是科技人员、教师、机关干部的成员从原有工作岗位转入非公经济领域;同时,又有新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单位成分比较复杂。

   (七)成员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况。从成员队伍的结构看,重点分工界别的成员多,非重点分工界别的成员少,但高层次、代表性突出、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的成员数量不足,这样的成员机构不适应参政议政的需要,不利于在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中心领域发挥参政党作用。

   (八)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的成员都在兼职,加上干部培训工作不到位,他们缺乏党派工作经验,缺少能够使党派党务工作进一步深化和提高的能力。致使一部分基层组织队伍老化,组织发展停滞,缺乏发展潜力,缺乏骨干力量,整体功能减弱,组织生活不正常,活动内容呆板,活动形式陈旧,凝聚力下降,有的成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给基层组织带来负面影响。

   (九)基层组织中,在职成员与退休成员混编,影响活动开展,由于年龄的差异,新老成员对社会事务的看法有所不同,各自关注的问题有所区别,对组织的要求有差异,单纯迁就哪一部分成员都会影响另一部分成员参加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在职成员大多数的所在单位的技术或管理骨干,尤其工作在教育、卫生、科研、管理第一线的成员,工作更趋紧张,一定程度影响他们参加活动的出席率。

    三、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路

    根据上述情况和问题,我们认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当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从思想认识上,从提高参政党能力和水平的高度,冷静地思考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使参政党有一个扎扎实实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基础。这是参政党设计新时期基层党建的框架和检验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好坏优劣的主要标准和依据。为了建立这样的基础,参政党要改变过去以旗帜性代表人物参政议政为主的思维方式和建党方针,明确基层组织有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的职能,充分发挥和调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长久的积极性和政治热情。

    民主党派需要全面建设和提升自己的社会形象。应该主要从三个方面塑造参政党形象:一是塑造代表性人物的形象,主要包括培养代表人物的政治理论素养、参政议政能力等内容。二是塑造各级组织的形象,主要包括不断提高民主党派组织的整体水平、参政议政的组织协调能力、综合能力等内容,三是塑造民主党派成员的形象,主要包括党员立足本职、履行作为参政党成员的使命与责任,做积极的、有作为的合格参政党党员。

    需要思考和解决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参政议政任务是什么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发展。随着校务、院务、厂务的公开,民主党派基层委员会怎么发挥作用,以及民主党派干部安排问题也自然提了出来,使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不是一级政权,所以基层组织不是直接的参政议政。根据章程的规定,民主党派基础组织的定位应该是对本地区、本单位的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根据2005年《意见》规定,在一定范围内担任各级行政职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应当代表本单位的水平,民主党派也应当可以担任正职。

    民主党派领导机关要改变作风,加强同基层组织的联系,建立联系地方和基层组织的制度。目前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迅速,组织规模壮大,党派成员的层次也较高,基层组织的新特点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都要求领导机关的干部迎头赶上,努力寻找基层组织与成员的最佳结合点,以上下同心,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新时期基层民主党派建设。参政党机关要适应形势,机关干部要提高素质,必须在机关内形成学习的风气、调查研究的风气和说实话办实事上风气,要使每一位机关干部向着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和实干型干部的目标努力,切实提高政治素质、统战意识和业务水平,从机关封闭思维转到开放型思维上来,从被动适应转到主动创新上来,继承发扬机关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创造新的途径和手段,开展各类基层主题教育活动,运用电子办公系统等现代化工具,增强工作的实效性,使机关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要切实转变作风,增强参政党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要建立健全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

    在坚持机关联系基层和成员制度基础上,要关注和研究基层出现的新情况,在开展基础工作的方法和作风上有新的改进和转变,倡导少开会多下去、少抱怨多体谅、少批评多指导、少漠视多关心,通过切实帮助基层建立自我学习、自我表现教育的制度,提高组织生活和学习的政治内涵和质量;传播先进基层组织的工作经验,着力扶持薄弱支部,不断均衡基层工作水平;关心成员疾苦、通过交友谈心、走访慰问,做过细的政治思想工作,并与解决成员实际困难相结合,将组织温暖送到下岗落聘成员身边等等,将日常工作从浮躁上面化为深入人心,情理相济、以情感人,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在参政党机关和成员之间架起联络的桥梁,心灵沟通的热线,调动起基层组织和成员的积极性,使他们能立足本职,乐于奉献。总之,参政党的各级组织都负有支持基层组织的任务,通过组织的支持,把民主党派的成员和联系发群众团结在本党的周围,既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目的,也是上级组织应负的责任。能否激发党派基础组织的活力应该作为衡量和评价党派整体工作状况的一项标准。

    适应社会结构变化,创新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结构和方式。

    迅速变化的社会形势为基层组织开展工作带来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是,一是由于社会阶层变动迅速,民主党派成员机构多元化,成员的需求也多元化。成员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模式多元化,增加了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压力;年轻一代知识分子加入组织,加大了基层组织工作量和工作的难度;二是民主党派组织经过多年的发展,大部分民主党派成员结构趋于老化,有些单位退休的党员的比例增加。成员年龄分化,充分多样化增加了组织管理的难度;三是基层组织成员人数增加,组织规模扩大,而基层组织专职人员少,大部分是兼职,组织机构未随成员增加而增加的矛盾突出;四是机构改革后,企业改制使一部分支部划分到社区,或者部分成员内退提前到45岁。还有人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正在逐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个人生活对组织的依附程度开始弱化,一些参加工作较早的成员由于离开工作岗位,大部分退休成员的居住地和参加组织的所在地发生了分离,随之而来的是他们如何参加组织活动以及履行党员义务、权利的问题;五是长期存在经费短缺和基层组织活动需求加大的矛盾。

    鉴于上述情况,着手调整民主党派组织结构和活动方式创新的问题比较突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建构应该适应这些新变化,以改革的精神,按照各自的章程,本着有利于党员的管理、教育和发挥作用,有利于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原则,调整过去的条线式组建基层组织的界限,实行重心下移,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属地化管理的办法。这样做有利于拓展民主党派改组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区县民主党派的民主政治建设。总之,创新基层组织活动方式方法,发挥基层组织的根本作用,是民主党派当前组织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探索民主党派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新路,增强基层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新路,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的必然途径。

    推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推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工作,不仅民主党派要做,更需要中共出台新的刚性的文件,解决经费、待遇等问题。我们认为,目前经费问题主要是认识问题,不是各级财政承受不了,而是对多党合作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对民主党派组织活动经费需要有法律或法规的保障,不能搞恩慈救济。民主党派的调研经费,要列入预算。对兼职从事党务工作的时间怎么计算工作量,以及如何给予适当的报酬,应当有明确的规定,用制度化的办法予以解决。

    如何增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活力是参政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问题,需要中共和民主党派两个方面的努力。对于民主党派来说,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的因素主要有四点:

    第一,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是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的保证。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财富内容之一的民主党派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其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政治上的进步性、决定性;思想上的爱国、求真、务实;组织上的向心力、凝聚力;制度上的民主、团结等等。
    第二,密切与中共基层组织的关系是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的关键。民主党派组织应做到四个主动。主动接受中共基层组织的领导和帮助,主动配合中共基层组织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开展扎实有效的学习和活动,主动请求中共基层组织协助党派发展新成员,主动配合中共基层组织做好党派成员的思想工作,是增强基层组织活力和向心力的基础,也是做好党派基层支部工作的根本保证。

    第三,选配和当好基层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是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的根本。

    第四,不断提高成员素质,是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如何面对新情况,适应新变化,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将是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认为加强民主党派新世纪新阶段基层组织建设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理论政策引导。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政策是实践的依据。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政策研究在推进全局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历史上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工作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以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政策的突破为前提的。可以围绕新阶段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内部构成、相互关系和基本特征,进一步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新时期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等问题进行研究,寻求对策。只有以正确的理论政策指导实践,用切实的实践丰富理论政策,才能使新时期的参政党建设,包括参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正确的指引、有力的保障,把新世纪新阶段的民主党派工作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二是坚持党的领导,提升基层建设水平。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实行加强正确的领导,是中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基本特点,也是中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得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根本保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在新的历史阶段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积极探索民主党派组织和成员为小康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模式和途径,树立参政党的崭新形象。基层组织要进一步紧紧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论是建言献策还是批评监督,都应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共亲密合作,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的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 余敬安书画欣赏 [15745]
 · 关于我市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 [13879]
 · 如何防治胆石症 [13504]
 · 你 好 ,春 天 [1347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